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专家博客
高考日历:
选择专业
请选择门类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8月,由当时的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市委书记、市长李耕涛兼任第一任院长。建校初期,学校汇集了一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有42人18项97次打破全国最高记录,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成绩已位居国内前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三项摔跤冠军。同时拥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校执教,如我国运动生理学奠基人陈家琦、著名体育管理学与体育场地建筑学专家马喻、体育理论专家牛兴华、运动心理学专家柴文秀、运动生物力学专家刘世藩,以及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专家郑必达、姚志珍、张春霈、任福兴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学校目前占地534亩,建有综合训练馆、田径馆、篮球馆、排球馆、游泳馆、舞蹈馆等教学训练馆12座,国际标准的塑胶田径场、足球场和灯光棒球场等室外训练场地20余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现有各类实验室19个,其中基础实验室8个,专业实验室11个,实验室总面积为6655平方米;同时建有实习实践基地99个。图书馆总面积8725平方米,中外文馆藏图书30.24万册,国内外期刊400余种,拥有7套中外文光盘检索系统和包括80余种全文数据库在内的16个中外文检索系统的电子期刊和数据库,宽带光缆接入天津市数字图书馆,可检索图书资源61万册。
      学校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舞蹈学、新闻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英语、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与健康15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4个学科门类。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别是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010年,学校还被教育部批准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学院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运动人体科学被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专业,并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在编教职工463人,专任教师287人,其中教授和国家级教练员49人,副教授9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76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天津市特聘教授、特聘(讲座)教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聘教授和天津市教学名师等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6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其中本科生4967人、硕士研究生520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学科建设在整体办学中的带头作用,高度重视学科规划,锲而不舍地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社会体育、体育教育、舞蹈学三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排球》、《网球》四门课程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市以建设全国一流学科为目标的“重中之重”学科;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动心理实验室是国家体育总局“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实验室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03年至今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18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基金及奥运攻关项目39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科基金及“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6项。
 
 
 

院校热度排行榜

更多>>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专业热度排行榜

更多>>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能源经济

金融学

税收学

金融工程

宗教学

财政学

经济学

逻辑学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