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专家博客
高考日历:
选择专业
请选择门类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11月,由原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原名华东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2002年10月,由原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成立新的上海体育学院,实现了强强合作,优势互补,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新的办学模式。学院原直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共管。2010年9月,揭牌成立由国家体育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卓越才能、创新精神的乒乓界精英。
      学院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底蕴,先后汇聚著名体育教育家吴蕴瑞,中国第一位体育女博士、运动解剖学学科创始人张汇兰,武术名家蔡龙云,“南拳王”周士彬,“北拳王”张立德等大批知名学者,传承“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形成“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积极倡导“严谨笃实、悉心治教、为人师表、教学相长”的教风,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50 多年来薪火相传,办学成果卓著,跻身国内同类院校一流之列,在国内外享有较好声誉。
      学院占地面积3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2.9万平方米,图书馆1.2万平方米、藏书50多万册。教职工700 余名,专任教师 375名,教授 56名、副教授 147名。拥有包括研究生、本科、成人继续教育、留学生在内的完整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体系。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武术学院、体育人文学院、运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休闲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等 9 个二级系(院)。开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编导、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英语、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康复与健康、休闲体育等15 个本科专业。在10个省市设立了20个成人教育教学站点,开办各类国家级和市级职业教育培训。现有全日制本科生4000余名,研究生近1100名、留学生1200余名、成教学生1400余名。
      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及科研攻关方面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1986年成为全国体育学科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和下属所有 4 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学为全国唯一的博士点,是全国唯一一所体育学下属所有二级学科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具有9个硕士专业,有新闻学、运动医学、应用心理学(一级学科)三个跨学科门类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3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上海市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2门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上海市级教学团队和4名上海市级教学名师、3个上海市教育高地和多个高水平特色项目。 2005 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学院自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近250名、硕士研究生1500余名、本科生15200余名、成教生近11000名、专科生2400余名。为国家培养了近 3 万名体育专门人才,包括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原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足球教练马良行、女子撑杆跳高亚洲记录保持者高淑英等。有 15名学生21次、 9名教练员19次获得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7年以来,共获3枚奥运会铜牌、20枚世界锦标赛金牌、40枚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金牌、16枚全运会金牌、217枚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金牌,4人4次打破世界记录、4人12次打破亚洲记录;北京奥运会上, 05 级学生邹市明勇夺 48 公斤级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拳击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院校热度排行榜

更多>>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专业热度排行榜

更多>>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能源经济

金融学

税收学

金融工程

宗教学

财政学

经济学

逻辑学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