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专家博客
高考日历:
  • 在线咨询
家长报考须知

填报志愿家长易犯的八大误区(三)

时间:2018-03-20 12:07:56 信息来源: 点击:

      误区六:服从调剂,就会吃亏
      去年高考,一甘肃家长的孩子考了560分,超过一本线2分,因为志愿填报失误,考生与重点大学擦肩而过。这位家长填报志愿前反复比较一本高校在本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然后填报了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但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都填了“不服从”,结果与一本无缘。后来得知,孩子成绩高出苏州大学最低录取分数(558分)2分,未被录取完全是“不服从”给害的。
      专家建议:如果“服从专业调剂”,考生档案被投进某所大学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有可能被调剂到该校未录取满额的专业。对于不具备分数优势,又不愿复读的考生,最好服从专业调剂。特别是对考生心仪的大学,如果它的所有专业孩子都能够接受的话,应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但对于专业倾向很明显的考生,或者所报的学校里有孩子不能接受的专业,还是不服从调剂为好,否则一旦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业,他学习起来如同嚼蜡,可能年年“挂科”、年年补考,四年下来只是混了张***,也就失去了意义。
      误区七:盲目随从,不切实际
      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根据估分或高考分数认真分析即可,切莫三心二意、左右摇摆。一年河南省一位考了632分的考生想报武大,老师觉得可行,志愿草表上填的也是武大,可交正式表那一刻他却听从家长意见,改报前几年较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孩子分数高出武大录取线2分却低于哈工大2分未能如愿。为此家长后悔,孩子流泪,不得不再复习一年。还有一些家长填报志愿没自己的主心骨,看人家孩子报什么,也就跟着报什么。孩子的成绩不一样,志趣不一样,人家填报的学校、专业能被录取,而盲目跟着人家走,不一定就能被录取。
      专家建议:填报高考志愿是一种个人行为,应该完全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所掌握的信息做出选择,别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切忌填报志愿时不根据自己的情况,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误区八:目光狭隘,故土难离
      不少地方,特别是直辖市和东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前几年高考,北京一位考生考了542分,比北京文科一本线高出8分。家长一心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本科一批次全部填了北京的高校,一志愿报了北京语言大学,二志愿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结果都没有被录取。
专家建议:应当看到,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以及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与北京高校相比,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竞争北京的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根据个人实际选择其他地方的学校。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上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