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专家博客
高考日历:
  • 在线咨询
家长报考须知

高考志愿填报常见的20个失误

时间:2018-03-20 11:49:25 信息来源: 点击:

      一、志愿填报前准备不足
      1.定位不准,所在位置心中无数。由于有些省份是估分报志愿,估分难免有一定的误差,即使估分很准,录取线的变化是事先很难预测得很准的,而各重点中学的升学率大体是稳定的。因此,在估分后还应通过其它方式给自己定位。通过定位和排序,清楚自己的成绩在全校考生中的位次,结合自己的平时成绩,从而较准确地估计出凭自身实力能被哪类高校录取,这一点和估分同等重要。
      2.忽视自身,没有做到知己知彼。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获得成功,与他对所学专业和准备从事的职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与他的性格、气质特征和他要从事的职业是否相适应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性格、气质类型出发,明确进入大学后学什么,毕业后将来干什么,从个人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处来选择相关专业和院校。
      3.似懂非懂,缺乏全面信息研判。许多家长和考生上来就挑学校、选专业,其实各种宏观信息千万不能忽视,否则也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必须掌握的信息主要有:(1)国家及本省的政策规定、录取办法、原则等;(2)拟选高校的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各院校近年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等数据;(3)拟报高校的办学实力、学校学风、毕业生就业及学费、勤工助学等情况;(4)拟报学校的录取规则,如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分数级差、单科成绩要求、身体条件、男女生比例等规定。尤其是不同学校和专业的限制条件(年龄、性别、语种、身体、届别),对地方政府规定的加分政策执行的程度等;(5)拟报专业的性质、特色、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及就业前景等。
      4.方向不明,没有确定上学目标。现在的考生上大学主要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打基础,即下定决心将来考研或者出国深造,这样,选择的学校就很重要,既要选硕士、博士点多的学校,也要选择学风正、考研率高的学校;还有一些考生主要想选个好职业,毕业后马上就业,那样的话,要尽量选择特色鲜明的专业,一定要了解所选学校的平均就业率和所选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及就业层次;还有些考生希望以上两者兼顾,那就应该同时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因素。
      5.一鳞半爪,缺乏了解拟报学校。对于考生来说,拟选学校的档次与地位、拟选专业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拟选学校的录取政策是必须了解的。除了仔细阅读招生政策、各专业的招生数量、条件、学费标准、语种等限制条件外,还要注意学校的历史、优势学科,主要学科在国内的地位等,主要标志是科研水平和博士点,有些大学是若干所层次不同的学校合校而成,那样就要搞清它的各专业原隶属于哪个学校,同时也要了解该学校各专业上两年实际录取的分数线(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最好把同类学校的材料相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
      二、常见的原则性错误
      6.顾名思义,过于轻信华丽包装。在“生源大战”中,各学校都在努力包装自己。不注意去伪存真,就有上当受骗的可能。现在各大学都要在“包装”自己的专业,越是较差的专业,越要翻牌带上一项时髦漂亮的帽子。在填报时,一定不要满足于时髦的专业名称,一定要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就业领域在哪里。可以通过招生章程上介绍的该专业所学的课程与相近学校的相关专业来进行比较,以认清其真面目。近年来大学改名风盛行,学院纷纷改成了大学,考生一定要了解拟报院校的历史,这样才能对其实力尤其是专业特色有进一步的认识。
      7.自视过高,盲目追逐热点院校。非沿海地区不去,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去或者非某某高校不读,这是一些高分考生的通常心理状态。其实,自己提前给自己设置门槛是不妥的。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看待自己,正确判断形势,个人的主观愿望必须服从客观现实,即使分数很高,也要留有余地,给自己留出后路。
      8.盲目攀比,报考目标锁定他人。中学生容易冲动,头脑一热就做出抉择。突出的表现就是填报志愿时盲目攀比、顾忌面子、哥们义气、追赶爱情等。例如盲目攀比,别人怎么报我就怎么报,或者我决不能比某某低,或者是讲究哥们义气,为了让同学走得更把握而让出自己的首选志愿,或者为了心仪的某位同学而紧随其后,等等。笔者认为,为了这些因素改变事关自己一生的选择是不明智、不可取的,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要以我为主,有自己的主张,绝不能放弃原则。
      9.轻率决策,错失其他可用机会。每年在录取时都会出现考生因当时填了“不服从”调剂而后悔莫及的情况。志愿表上留下空白很可能就留下遗憾,后几个志愿虽然希望很小,也应该认真对待,真正录取时什么特殊情况却可能发生。在对待“是否服从调剂”这个问题上,不服从调剂而掉档与被录取到不想去的学校而不去报到是等价的,但学生在填志愿和录取时的心态却往往大不一样。另外,填报了提前录取院校(专业)的考生,即使在提前录取时落选,也不影响其在以后的录取。
      10.包办代替,父母意愿强加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家长最好与孩子以及老师一起分析考生的竞争实力和所处的层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了解孩子的志向及大体意愿,分析孩子的优势和特点,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全面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建议。当家长的意愿和子女的选择有矛盾时,一定不能强迫子女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最好耐心地同子女一起权衡利弊得失,通过共同分析讨论达成一致。(未完待续)